第十一分章 维生素原、维生素及激素
总 注 释
本分章包括动植物机体正常活动及协调发展所必需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的一类活性物质。
这类物质主要具有生理作用,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用于医药及工业上。
在本分章中,所称“衍生物”是指可通过相关品目的初始化合物制得的化学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仍保留母体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其基本的化学结构。
29.36 天然或合成再制的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包括天然浓缩物)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上述产品的混合物,不论是否溶于溶剂(+):
— 未混合的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21 — — 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
22 — — 维生素B1及其衍生物
23 — — 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
24 — — D或DL-泛酸(维生素B5)及其衍生物
25 — — 维生素B6及其衍生物
26 — — 维生素B12及其衍生物
27 — — 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
28 — — 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
29 — — 其他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90 — 其他,包括天然浓缩物
维生素是人类或其他动物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活性剂,它们得自外界,其化学成分很复杂。这些物质人体内不能合成,因此,从外界获得的必须是其最终形式或接近最终形式(维生素原)。微量的维生素就有足够效力,可作为外源性的生物催化剂,若缺乏此种物质会引起新陈代谢的混乱或“维生素缺乏症”。
本品目包括:
一、天然或合成再制的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二、天然维生素浓缩物(例如,维生素A或维素D浓缩物);这些物质是有关维生素的浓缩态。这些浓缩物可以直接使用(例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也可加工后分离出维生素。
三、各种维生素、维生素原及其浓缩物的相互混合物。例如,在不同比例的维生素A和D的天然浓缩物中加入维生素A或D混合而成。
四、溶于任何溶剂(例如,油酸乙酯、1,2-丙二醇、乙二醇、植物油)的上述产品。
为了保藏或运输的需要,本品目的产品可以用下列方法加以稳定:
──加入抗氧剂;
──加入抗结块剂(例如,碳水化合物);
──用适当的物质(例如,明胶、蜡或脂肪)加以包覆,不论是否增塑;
──用适当的物质(例如,硅酸)加以吸附。
但添加的量或处理的方法不得超出保藏或运输所需,而且不得改变产品的基本特性并使其改变一般用途而专门适合于某些特殊用途。
品目29.36的应作为维生素原或维生素归类的产品表
(本表所列以下各类产品并不详尽,仅作例子而已)
一、维生素原
维生素D原
(一)未经照射的麦角甾醇或维生素D2原。麦角甾醇存在于黑麦麦角、酒酵母、蘑菇及其他真菌中,它没有维生素活性,为白色片状,暴露于空气中变黄;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醇及苯。
(二)未经照射的7-脱氢胆甾醇或维生素D3原,存在于动物皮肤中。从羊毛脂或制卵磷脂的副产品中提得。呈小片状,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三)未经照射的22,23-二氢麦角甾醇或维生素D4原。
(四)未经照射的7-脱氢-β-谷甾醇或维生素D5原。
(五)未经照射的乙酸麦角甾醇酯。
(六)未经照射的7-脱氢胆甾醇乙酸酯。
(七)未经照射的22,23-二氢麦角甾醇乙酸酯。
二、维生素A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A(生长或抗眼病维生素)为人体尤其是皮肤、骨骼及视网膜的正常发育所需。帮助上皮组织维持正常抗感染力,同时也是正常生殖及乳汁分泌所需的物质。可溶于脂肪,但一般不溶于水。
(一)维生素A1醇〔抗干眼醇、视黄醇(INN)〕
维生素A1醛(视黄素-1,视黄醛)。
维生素A1酸〔视网偶烟(INN),视黄酸〕。
维生素A1以醇或脂肪酸酯形式存在于动物产品(咸水鱼、乳制品、蛋)中,主要从鲜鱼肝油中提得,但也可通过合成而得。在室温下为油腻的黄色固体,冷却后形成黄色晶体。因为其在空气中不稳定,常加入抗氧剂加以稳定。
(二)维生素A2醇(3-脱氢抗干眼醇、3-脱氢视黄醇)。
维生素A2醛(视黄素-2,3-脱氢视黄醛)。
维生素A2不象维生素A1那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从淡水鱼中获得。维生素A2醇不会结晶;而维生素A2醛可呈橙黄晶体。
(三)维生素A的乙酸酯、棕榈酸酯及其他脂肪酸酯。这些产品均可从合成维生素A取得;它们均对氧化作用敏感。维生素A乙酸酯为黄色粉末,维生素A棕榈酸酯为黄色液体,纯态时两者均可结晶。
三、维生素B1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B1是防止脚气病所必需的抗神经炎维生素。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很重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炎、胃病并用以增强食欲。这些维生素可溶于水,热时不够稳定。
(一)维生素B1〔硫胺素(INN),抗神经炎素〕硫胺素存在于大部分动物及植物组织中(例如,存在于谷物外皮、酒酵母、猪肉、肝脏、乳制品、蛋类等中);通常由合成而得,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在空气中稳定。
(二)盐酸硫胺素,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具有吸湿性,不够稳定。
(三)单硝酸硫胺素,为白色结晶粉末,相当稳定。
(四)硫胺素-1,5-盐(抗神经炎素-1,5-盐、抗神经炎素萘-1,5-二磺酸盐)。
(五)盐酸硫胺水杨酸素(盐酸抗神经炎水杨酸素)。
(六)氢溴酸硫胺水杨酸素(氢溴酸抗神经炎水杨酸素)。
(七)碘化硫胺素。
(八)盐酸碘化硫胺素。
(九)碘酸碘化硫胺素。
(十)维生素B1的原磷酸酯或硫胺原磷酸素及这种酯的二盐酸盐和单磷酸盐。
(十一)维生素B1的烟酸酯。
四、维生素B2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B2是一种促进生长的营养性维生素;它作为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因素具有重要的生物作用。溶于水,对热稳定。
(一)维生素B2〔核黄素(INN)、乳黄素〕。核黄素以与维生素B1缔合的形式存在于很多产品及食品中。从酿酒及发酵残余物以及牛肝中提得,但常通过合成制得。为橙黄色结晶体,对光相当敏感。
(二)核黄素的5′-正磷酸酯及其钠或二乙醇胺盐。这些产品比核黄素更易溶于水。
(三)羟甲基核黄素。
五、D-或DL-泛酸(也称作维生素B5)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这些化合物在防止头发变白、皮肤发育及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一定作用,为腺、肝、肠胃及呼吸道的活动所必需,溶于水。
(一)D或DL-泛酸〔N-(α,γ-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酰基)-β-氨基丙酸〕。这种维生素也称维生素B5,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及组织中(例如,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肝及肾、米皮、酒酵母、牛奶、粗糖蜜等中)。通常是合成而得。黄色粘性油;可慢慢溶于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中。
(二)D-泛酸钠及DL-泛酸钠。
(三)D-泛酸钙及DL-泛酸钙,为白色粉末,溶于水,是维生素B5的最普通形式。
(四)D-泛醇及DL-泛醇(α,γ-二羟基-N-3-羟丙基-β,β-二甲基丁酰胺),为粘性液体,溶于水。
(五)D-泛醇乙醚(D-α,γ-二羟基-N-3-乙氧丙基-β,β-二甲基丁酰胺),为粘性液体,可与水混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六、维生素B6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B6是一种抗皮炎维生素(保护皮肤)。它对神经系统、营养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的新陈代谢起一定作用。它能缓解妊娠引起的或手术后产生的疾病,溶于水,对光相当敏感。
(一)吡哆素(INN)或抗皮炎素(吡哆醇)〔3-羟基-4,5-二(羟甲基)-2-甲基吡啶〕。
吡哆醛(4-甲酰基-3-羟基-5-羟甲基-2-甲基吡啶)。
吡哆胺(4-氨甲基-3-羟基-5-羟甲基-2-甲基吡啶)。
这三种形式的维生素B6存在于酒酵母、蔗糖、谷物外皮、米糠、麦胚油、亚麻子油、哺乳动物及鱼的肝、肉及脂肪中。这些维生素几乎全部由合成而得。
(二)盐酸吡哆素。
原磷酸吡哆素。
三棕榈酸吡哆素(吡哆素的三棕榈酸酯)。
盐酸吡哆醛。
二盐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胺。
以上物品均是维生素B6的正常形式,为无色结晶体或粉片。
(三)原磷酸吡哆素酯及其钠盐。
原磷酸吡哆醛酯及其钠盐。
原磷酸吡哆胺酯及其钠盐。
七、维生素B9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B9是血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是治疗恶性贫血的有效物质。存在于菠菜、绿色植物、酒酵母及动物肝中,但常由合成而得。
(一)维生素B9〔叶酸(INN)或蝶酰谷氨酸〕及其钠盐和钙盐。
(二)亚叶酸(INNM)(5-甲酰基-5,6,7,8-四氢蝶酰谷氨酸)。
八、维生素B12〔氰钴胺素(INN)〕和其他钴胺素〔羟钴胺素(INN)、甲基钴胺素、亚硝酸钴胺素、亚硫酸钴胺素等〕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B12治疗恶性贫血比维生素B9更有效。它分子量高,含有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哺乳动物及鱼的肝及皮中,也存在于蛋类及乳中。可从废抗生素液、甜菜糖蜜、乳清等提取。为暗红色晶体,溶于水。
九、维生素C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C是抗坏血症维生素,能增强抗感染能力,溶于水。
(一)维生素C〔L-或DL-抗坏血酸(INN)〕。抗坏血酸存在于多种植物性食物(水果、青菜、土豆等)及动物器官(肝、脾、肾上腺、脑、乳等)中;可从柠檬汁、青色及红色辣椒、青色茴芹叶提取,也可从处理龙舌兰的残液中提取。但目前几乎全部通过合成制得。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在干燥空气中相当稳定,用作强还原剂。
(二)抗坏血酸钠。
(三)抗坏血酸钙及抗坏血酸镁。
(四)(L)抗坏血酸辛可尼辛锶〔(L)抗坏血酸-2-苯基喹啉-4-羧酸锶〕。
(五)肌氨酸抗坏血酸。
(六)L-精氨酸抗坏血酸。
(七)棕榈酸抗坏血酸酯。这种脂溶形式的维生素C也用作脂肪及油类的乳化剂和抗氧剂。
(八)次磷酸抗坏血酸钙。
(九)抗坏血酸谷氨酸钠。
(十)抗坏血酸谷氨酸钙。
十、维生素D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D是抗佝偻病维生素。它们能调节机体内磷和钙的利用并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溶于脂肪。将各种维生素D原加以活化或照射而得,它们均为机体内正常产生及转化的甾醇或甾醇衍生物。
(一)维生素D2及其具有类似活性作用的衍生物。
1.维生素D2或经活化或照射的麦角甾醇(钙化醇、麦角钙化醇),为白色结晶粉末,暴露于空气、光或热中时逐渐变成黄色;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存在于可可豆及鱼肝中;通常是将维生素D2原加以活化或照射而得。
2.维生素D2的乙酸酯及其他脂肪酸酯。
(二)维生素D3及其具有类似活性作用的衍生物。
1.维生素D3或经活化或照射的7-脱氢胆甾醇(胆钙化甾醇),为白色结晶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变质;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可从鱼油及鱼肝油中提得,但通常是将维生素D3原加以活化或照射而得,其活性比维生素D2更强。
2.经过活化或照射的7-脱氢胆甾醇乙酸酯及维生素D3的其他脂肪酸酯。
3.维生素D3-胆甾醇分子化合物。
(三)维生素D4或经活化或照射的22,23-二氢麦角甾醇。为白色粉片;其生理活性比维生素D2低。
(四)维生素D5或经活化或照射的7-脱氢-β-谷甾醇。
十一、维生素E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E是抗不育维生素,对神经系统及肌肉系统很重要,可溶于脂肪中。
(一)维生素E或(D-及DL-)α-生育酚;β-生育酚及γ-生育酚。生育酚存在于各种植物及动物产品(例如,可可及棉子、植物油、豆科植物叶、生菜叶、紫花苜蓿、乳制品)中。但主要从麦胚油中提取。其外消旋异构体通过合成制得。为无色油状。不溶于水,可溶于醇、苯及脂肪中;在无氧、无光的条件下对热稳定。由于其具有抗氧化性能,因此也适于用作脂肪及食物的抑制剂。
(二)α-生育酚乙酸酯及α-生育酚琥珀酸氢酯;α-生育酚聚(氧乙烯基)琥珀酸酯(也称为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
(三)α-生育酚磷酸酯二钠。
(四)二氨基乙酸生育酚酯。
十二、维生素H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H为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也是人体皮肤、肌肉及神经系统的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溶于水,对热稳定。
(一)维生素H或生物素。生物素存在于蛋黄、肾、肝、乳、酒酵母、糖蜜等中,通过合成而得。
(二)生物素甲酯。
十三、维生素K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K是抗出血因素;通过维持凝血酶原的含量及提高毛细血管阻力,从而加速血液凝结。
(一)维生素K1
1.维生素K1(INN),叶绿醌或3-叶绿基甲萘醌(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从干的紫花苜蓿中提取;也存在于榛子及栗子的树叶、大麦及燕麦的芽、卷心菜、菜花、菠菜、西红柿、植物油等中,也可通过合成而得。为浅黄色油状物,可溶于脂肪;对热稳定,但对日光不稳定。
2.氧化(环氧化)维生素K1(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2,3-氧化物或2-甲基-3-叶绿基-2,3-环氧-2,3-二氢-1,4-萘醌)。
3.二氢叶绿醌(3-二氢叶绿基-2-甲基-1,4-萘醌)。
(二)维生素K2或法呢醌(3-二法呢基-2-甲基-1,4-萘醌)。从腐败的沙丁鱼肉中提取,其活性比维生素K1弱。黄色晶体,对光极不稳定。
十四、维生素PP(也称作烟酸和烟酰胺,或维生素B3)及其主要用作维生素的衍生物
维生素PP是抗癞皮病维生素,为生长、氧化作用、细胞呼吸、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所需要。
(一)烟酸(INN)(吡啶-β-羧酸、尼克酸)。来源于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及某种鱼的肝、肾、新鲜肉)及植物(酒酵母、谷物胚芽及果皮等),通过合成而得。为无色晶体,可溶于醇和脂肪;对热及氧化相当稳定。
(二)烟酸钠。
(三)烟酸钙。
(四)烟酰胺(INN)(烟酸酰胺、尼克酰胺)。来源、性质及用途同烟酸,通过合成而得。溶于水,对热稳定。
(五)盐酸烟酰胺。
(六)烟酰吗啉。
不归入本品目的产品
本品目不包括:
(一)虽有时名为维生素,但没有维生素活性或其维生素活性与其他用途相比处于次要地位的下列产品:
1.内消旋肌醇、肌醇、i-肌醇(品目29.06),用于治疗肠胃病及肝病(尤其是其六磷酸钙或六磷酸镁)。
2.维生素H1:对氨基苯甲酸(品目29.22),是生长素,可诱导及中和某些磺胺药的抗抑菌作用。
3.胆碱(品目29.23),它能稳定脂肪的代谢作用。
4.维生素B4:腺嘌呤或6-氨基嘌呤(品目29.33),用于服药后的出血性事故及肿瘤治疗。
5.维生素C2或P:柯檬素、橙皮苷、芸香苷、七叶灵(品目29.38),用作抗出血因素及提高毛细血管阻力。
6.维生素F:亚油酸(α-及β-)、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品目38.23),用于治疗皮炎及肝病。
(二)维生素合成代用品:
1.维生素K3:甲萘醌或2-甲基-1,4-萘醌;2-甲基-1,4-萘醌二亚硫酸衍生物的钠盐(品目29.14);二氢萘醌或1,4-二羟基-2-甲基萘(品目29.07)。
2.维生素K6:1,4-二氨基-2-甲基萘(品目29.21)。
3.维生素K5:4-氨基-2-甲基-1-萘酚盐酸盐(品目29.22)。
4.半胱氨酸,一种维生素B的代用品(品目29.30)。
5.结核萘醌:2-羟基-3-甲基-1,4-萘醌,一种维生素K的代用品(品目29.41)。
(三)甾醇,但麦角甾醇除外:胆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及制维生素D2过程中获得的甾醇(速甾醇、光甾醇、毒甾醇、超甾醇)(品目29.06)。
(四)品目30.03或品目30.04的药品。
(五)叶黄素、天然胡萝卜素(品目32.03)。
(六)维生素A原(α-,β-及γ-胡萝卜素及隐黄质),用作色料(品目32.03或品目32.04)。
○
○ ○
子目注释:
子目2936.90
本子目主要包括两种或多种维生素衍生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因此,例如,通过化学合成制得,即通过D-泛内酯、3-氨基丙醇及3-乙氧基丙胺按一定比例发生反应制得的D-泛醇乙醚与D-泛醇的混合物,应作为“其他”归入子目2936.90,而不作为未混合的D或DL-泛酸衍生物进行归类(子目2936.24)。